欢迎访问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!
所在位置: 网站首页 > 不忘初心 材料人 > 正文
不忘初心 材料人
蒲心诚:初心探索混凝土,实干浇灌铸人才
发布时间:2022-10-29   作者:任超  

他从解放前中学时的追求进步,积极向党组织靠拢,到解放后留校、留学,再到入党时的热泪盈眶,八旬之时仍笔耕不止,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果丰硕,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爱党敬业,他就是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材系蒲心诚教授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《混凝土颂》

石子和砂子,普通又普通,单粒很坚硬,成堆也蓬松,

看似没有用,其实大不同,拌上水泥浆,它们可流动。

注入模型中,形状千百种,浆体硬结后,力量大无穷,

小块混凝土,可承百吨重,高楼和大厦,桥梁与隧洞,

国家也一样,其理也相通,无处不用它,为国立奇功。

国民亿万人,居住在其中,谁是凝聚剂,党起大作用,

团结是力量,动乱致国穷,中国要强大,强党第一宗。

这首满含学科词汇和爱国爱党之情的诗歌出自蒲心诚老师之手,他是重庆大学建筑材料学科奠基人,也是我国水泥混凝土学术界著名学者。在谈到此诗的创作来源时,他谈到自己在研究超高强混凝土过程中,悟出了混凝土强度和国家的强弱存在相同的哲理。“组成混凝土众多的砂石粒子,单粒都很坚硬,但如果没有坚强的水泥石胶结,那也只能是一盘散沙,如果砂子和石子堆积越紧密,胶结他们的水泥石品质越优秀,混凝土的强度就越高。一个国家的众多人民团结得越紧密,团结人民群众的政党越坚强,国家就越强盛,发展也越快。” 蒲心诚老师如是说。

赤子之心,苏联求学,报效祖国

国家选拔留苏研究生,通过层层面试,蒲心诚老师顺利拿到了进修机会。1957年到达莫斯科时,正值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,纪念十月革命40周年,在莫斯科大学聆听了毛主席对留学生的讲话,备受鼓舞。

在苏期间导师魏别尔对他严格要求,给他选定了研究方向是硅酸盐混凝土,在研究中,他刻苦努力,走访考察了列宁格勒厂、维特尔厂、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厂、白俄罗斯的奥尔沙厂,俄罗斯地方建筑材料研究所,搜集到了一手资料,经过反复实验,他撰写了多篇报告,最后取得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。婉拒多方诱惑,怀着报效祖国的理想,毅然返回祖国。回国前夕,他考虑到国内科研资料缺乏,于是多方筹措运送大箱书籍回国,为后续科研做好了铺垫和准备。

我心向党,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多年的夙愿

蒲心诚老师受高中同学影响,一心希望加入中国共产党,他曾满怀深情谈到他的青年时代:“1946年在高中时,新三中学的进步气氛很浓,学校里有地下党的组织,我的好同学,袁知中,徐云杞,邓诚都是地下党员,他们给进步书籍和报刊给我看,我时常旁听他们讨论国家大事,受了他们的影响,我的思想也有很大的进步,觉得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。因此,我曾两次向袁知中提出我想加入共产党,但他考虑到我的年级太小,怕怕我经不起考验,所以不接受我。”

“解放前,我未能入党,但是解放后,我入党的心愿并未消失,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,但是恰逢学校派我到苏联列宁格勒建筑工程学院进修,因此入党事宜搁浅”。1961年,在蒲心诚返回前,苏联方面极力挽留,蒲心诚老师拒绝了邀请:“我觉得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,党的召唤重于一切。”从苏联返回后,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到了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上。到了改革开放后,党重视了知识分子的作用,坚持实践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。于是,他又萌生了入党的愿望,写了入党申请书,介绍人是潘意祥和严吴南老师,当支部通过他入党时,他激动得流出了眼泪。蒲心诚老师1984年入党,1986年就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党员,1994年被评为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优秀党员,2010年,又被评为重庆大学离退休处优秀共产党员。

党员要带头攻克难题

1992年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颁布了199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,其中列出了八五重点项目—---超高强混凝土结构及力学性能研究,指南要求研究90~100 MPa的超高强混凝土。“陈肇元教授要求我带领团队研究水泥超高强混凝土的研究,我欣然同意,但研究的分工未如我愿,经费分配也少,我和团队成员顶住压力,埋头苦干。我给团队人员说,入了党就要发挥更大作用,党员要带头攻克难题,我们互相鼓劲,暗下决心要研究成功100~150 MPa的全部强度段的超高强混凝土,以及完整的力学性能,耐久性能研究。”经过四年探索,团队用常规原材料及通用工艺在我国首研成功了流动性优良、抗压强度达100-150MPa的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,多项研究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,在多个领域做出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贡献。

甘当人梯,培育创新人才

在蒲心诚老师几十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,在国内外发表科研论文190余篇,参编《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》,出版专著4本,译著2本,《混凝土学》教材1本,其中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》版权输出在英国出版(Super High Strength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Taylor & Francis Group CRC Press) 。2001年获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,1976年获四川省科委科学技术成果奖;1963年担任重庆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,1980年参加重庆市土建学会担任学术委员会委员,1983年担任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。在灰砂建筑构件、碱矿渣混凝土、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、接触硬化胶凝材料等领域做出了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贡献,多项研究成果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。

     几十年来,蒲心诚老师不仅培养了近百名博士和硕士,还为我国混凝土行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。他提携后进、甘为人梯,用肩膀托后人,以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,谱写了一部混凝土事业的发展史诗,铸造了建材人不畏困难、探索奉献的精神!


浏览次数: